|
|
當前位置:首頁 > 全部 > 文字修改
文字修改:透視企業信息化發展脈絡:CIO生存調查(五)從CIO“跳出去” 鄭建成在拜麗德集團一待就是10多年。 拜麗德是溫州服裝品牌,主打二級城市,在全國1300多個銷售點中,IT系統的普及率達到90%。從2005年開始,拜麗德的市場擴張速度由原來的20%提升到50%。 “CIO的壓力與企業文化有關。”作為拜麗德集團信息總監,鄭建成表示,一般民營企業的CIO都是超負荷工作。而一旦信息化被管理層認可,可以支持公司業務,并獲得回報,他的壓力相對要少許多。 2001年,由于集團發展速度快,門店擴充迅速,急需一套統一財務、銷售為一體的平臺。鄭建成先后考察許多軟件公司,確定了方案,并嚴格做好IT規劃,上報到管理層,卻遲遲未得到批復。鄭建成非常著急,因為現實情況非常緊迫,必須迅速統一平臺,否則企業發展速度過快,信息無法整合。鄭建成帶領IT部門與每一個工廠、行政部門甚至高層溝通,終于將阻力化解。 拜麗德年銷售額有30億元,人員和分支機構眾多,這對CIO的日常溝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“積極溝通,既讓業務部門了解信息化所發揮的作用,也能掌握他們的需求,不要等到他們有了需求再找IT,讓IT處于被動的地位。”鄭建成說,尤其是做項目時,要預測到項目的結果,讓項目真正發揮作用,從而影響整個集團對IT的看法。最后在執行過程中,要確認IT系統的優缺點,將各個指標任務量化,讓IT透明可見。 在拜麗德集團中,鄭建成曾擔任過物流中心主任、統計部經理、計算機中心主任、信息部經理、黨支部書記、貨品部經理、信息中心總監等職務。如今,他已經“跳出”了CIO,擔任品牌事業部總經理,這都要歸功于他對信息化的理解以及對業務的熟悉程度。 記者手記 越活越明白的CIO 在一個多月的采訪中,記者得到最深的體會是:現在的CIO是“越活越明白”。 何出此言? 今天,信息化的重要性已經無需質疑。現在的問題是,企業信息化該怎么建設?或者說,如何提升信息化的品質,真正為企業帶來效益? 這就凸顯出信息主管的作用。 但是,企業性質不同,導致了信息主管的作用不同。比如有些官僚企業過多強調上下級關系,信息主管要服從大局,以解決當前重要的“政治”問題為主。在體制中,真正可發揮效益的CIO很少。所以,才有體制之困。而在大部分企業當中,在業務與信息化的“兩化融合”中,信息主管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 另外一個維度是,企業處于不同的發展狀態時,需要不同定位的信息主管。比如企業在變革時,老板會帶著明顯的改革決心求助于信息主管。如果這時候的信息主管只懂技術,不懂政治,只能完成階段性的工作,變革完成,企業也就不需要這類信息主管了;而當企業處于平穩的發展時期,一切都有條不紊,信息主管則需要長久規劃業務與信息化的關系。 所以,要考察信息主管的生存狀態,就不得不考慮當今企業的生存環境、企業的發展狀況、老板對該職位的需求等外部環境。在這些環境下,再探討信息主管的作用,方有結論,而不是籠統地給信息主管下一個定義。 當把這些外部環境看清楚之后,CIO自然就“越活越明白”了。 第一,無論是處于何種環境下的信息主管,當被問及“信息化能做什么”時,他們幾乎都把業務當做第一性,說自己要為企業增加效益、成為核心競爭力、站在老板位置上考慮等,這說明信息主管對自己的本職工作看得非常清楚。 第二,可以看到,在更多企業中,信息主管因為對業務的熟知程度,反過來成為業務經理和副總等。這種從信息化主管“上位”的情況不由讓人欣喜。其實這也說明了,在技術驅動下,技術能夠發現業務人員所不能發現的問題。我們不過分強調技術,也不能忽略技術(某種程度上就是信息化)帶來的變革。 第三,大部分信息主管都認為,信息化不再是一個局部的設計,而應當立足于未來,先著手解決當前的緊急問題,最后形成總體的規劃。 第四,從策略來說,信息主管是“八仙過海,各顯神通”,他們只要結合現實條件,認真分析狀態,巧妙避免外在的干擾,如辦公室政治、利益受害者等,以“在什么山唱什么歌”的態度做事,基本上都能成功。因為總體而言,信息主管的力量尚薄弱,企業也根本離不開信息化的作用,所以,信息主管大有可為。
【 關閉窗口 】 |
全部
訪談對話
專題論述
專題活動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