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當前位置:首頁 > 維護 > 文字修改
文字修改:透視企業信息化發展脈絡:CIO生存調查(三)“跨組織的協調讓我最頭疼、最無奈。”在接受《計算機世界》記者采訪時,北京某三甲醫院信息中心王主任脫口而出。 隨著醫療改革信息化的推進,醫保系統越來越強大,醫院都離不開該系統。但是,醫保中心就如強勢的“婆婆”,醫院就像是敢怒而不敢言的“小媳婦”,任何一家醫院都不敢得罪醫保,都要對醫保中心畢恭畢敬。在大多數醫院實施醫保系統的過程中,醫院的信息主管都感覺很痛苦、很窩火,卻又很無奈。 “就技術方案而言,我們都覺得不合理。可當初他們做方案時,從來沒有征求過我們的意見,而是直接把成型的方案放在這里,又讓我們維護。”王主任解釋說,對于醫保聯網,醫院舉雙手贊同,畢竟每年可以帶來上千萬元的效益。但對醫保目前的系統,他們卻“無能為力”,醫院只能聽從號令,沒有任何發言權,誰讓自己是“小字輩”呢。 醫保實時結算的背后需要通過信息系統將醫院與醫保中心對接起來。與組織內部的信息化建設相比,跨組織的信息化建設往往尤其困難。從方案來說,醫保是中心,它們在醫院安裝前置機(單機),所有的前臺要用這個前置機交換。而且前置機全都是單機,沒有雙機熱備方案,兩個前置機服務器相互切換要15分鐘。這意味著,醫院的網絡成為醫保數據能否實時成功上傳的關鍵,穩定性較差。 所以王主任說:“前置機是醫保中心網絡的延伸,一旦出現問題,醫保中心不檢討自己架構的問題、不檢討自己安全性的問題,只是埋怨我們。我們只能聽從“惡婆婆”的數落和患者的埋怨,我們夾在其中兩頭受氣。” 在他看來,醫院只要把醫保中心關聯的費用傳上去,并保證數據符合技術規范和標準就行,醫保的系統完全沒有必要延伸到醫院內部、延伸到醫生。這主要因為醫保對醫院內部的業務流程并不了解。 而每當出現問題時,負責醫保系統維護的公司又推三阻四,不愿意到現場維護,并說是“醫院網絡的原因”。這種做法更令王主任頭疼,“由于不是我們的維護公司,我們并不能對其指手劃腳,只能用自己的技術力量迅速解決問題。” 正如王主任所說,如果所有醫院的關聯系統都采用這種模式,那么醫院的CIO只有痛苦,沒有快樂。CIO不僅要講技術,更要講策略。成功之前總有寂寞和荒涼,不管是妥協還是強硬,都是忍耐的表現。 做強硬CIO 老黃是一家制造企業的CIO,用他自己的話說,干上CIO的工作,“是黨的安排,組織的安排。” 來到現在工作的這家制造企業之后,老黃首先在技術中心工作,然后到了一家子公司擔任總經理,之后到柳工股份負責銷售工作,對信息化認識的提升貫穿他的整個工作之中。在他負責銷售期間,銷售公司使用信息技術部和一家大學聯合開發的軟件,來管理公司的銷售工作。這套軟件對銷售計劃的制定、銷售流程、庫存管理、銷售結算業務、客戶結構的分析等都有很大幫助,公司銷售量從2002年的2000多臺上升到2005年的1.6萬臺。這讓老黃對信息化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深入,“IT是企業發展的戰略支撐,是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之一。” 2005年,老黃離開銷售公司,開始分管企業信息化工作。他認識到信息化的阻礙之所在, 提出真正制約信息化發展的是觀念的轉型, 要通過先進的手段來推進變革。他曾說過:“要將信息化被動地支撐企業發展轉變為主動地提升管理,IT部門的員工以及業務部門的關鍵人員都要成為管理和信息的專家。”這在當時卻被當做大話遭到同事的取笑。 老黃記得,當公司下屬的配件工廠上線ERP時,員工怨聲載道。“系統界面不友好、操作繁瑣”等抱怨響成一片,系統推進不下去,眼看就要失敗了。老黃深深明白,并不是系統有問題,而是人的觀念在作祟。他當機立斷,采取了一系列強硬的措施不配合的話先撤換部門經理,員工全部重新考試,不合格的全部待崗,兩次考試不合格的就下崗。 如今,再沒有人講過IT系統不好,即使出現問題,也先從自身找起;員工的信息化水平也越來越高,給企業帶來的效果越來越顯著。“如果沒有信息化的支持,我們很難準確觀察并應對市場的變化,更談不上具備和國際一流企業同臺競技的能力。”老黃感慨地說。 業務“修行者”在忍耐中生存 聯邦家私CIO鄒小川近日比較忙,他忙于消除企業的信息孤島。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,必須馬上解決。 之前,他采購了某IT廠商的所謂集團化管理軟件,但該軟件并非真正的集團化軟件,在數據寫入數據庫的過程中,發生過問題。現在,該軟件需要升級到最新版本,真正實現企業間的關聯交易、做到多角貿易,可讓公司輕松管理,實現業務集中。讓訂單、物流、財務等所有信息都能在這個平臺上實現。 聯邦家私的總部位于廣東佛山,生產基地分布在山東和廣東,全國有上千家銷售店。如何加速物流,一直成為聯邦家私重視的問題。鄒小川也將物流看做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。 由于他一直從事信息化工作,又是公司的獨立董事,所以,推行信息化并沒多少障礙。“做CIO重要的是平衡,面對沖突要妥協。”鄒小川說,CIO要注意自己的領域,多關注自動化方面,要提高工作效率。而這些考慮都要基于企業戰略層面的。 其實,每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同,導致CIO的注意力也不一樣。聯邦家私盡管是制造業,但鄒小川并不是把制造當做核心競爭力,而是把快速供應鏈當做競爭力,這也決定了他一直關注企業內部物料加工、生產運行以及企業外部商品流動、回款的速度等。 “CIO的角色是要把信息技術與業務結合起來,填補企業間業務與技術的鴻溝,如同修路。”鄒小川認為,作為一名IT經理人,需要將IT透明化運作,杜絕企業內尋租。一般而言,變革來自企業周圍,CIO需要打造一個平臺,提升企業的競爭力,將銷售、采購等多方面納入到平臺中,從而能符合企業的戰略,達到管理上的目標。 “CIO要懂得處理局部性的問題,要學會忍耐。”實際上,CIO要講究一些策略,不能太高調,要做改革的受益者,而不是充當改革成功之后的失敗者。鄒小川總結說,要從老板的角度考慮問題,通過老板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。從效率來說,這是有一定道理的。 一個利好消息是,聯邦家私的新總裁比較重視數字化管理,這意味著將重視信息化工作,也意味著鄒小川的職業空間又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。
【 關閉窗口 】 |
維護
訪談對話
專題論述
專題活動
|